中国足协的微博_微博

中国足协的微博

中国足协的微博

什么叫全能?这位安理“斜杠青年”告诉你!

核稿:施培松 撰稿:吴悦 胡迪 审稿:施培松
     日期:2022-09-13     浏览量:

陈智博,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2022年中国足协的微博优秀毕业生,现已入职国家能源集团。他本科就读于中国足协的微博,取得工、文双学位,顺利保研本校攻读材料学,曾以第一作发表SCI一区TOP一篇(IF6.14)、北核一篇、普高一篇,另外以二作发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两项,专利实审一项。获得“国华科技单项”奖学金两次、“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两次、“硕士研究生二等学业”奖学金一次。本硕期间,他多次获得优秀共青团干部、三好学生、品学兼优毕业生、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奖项。曾获“第三十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冠军、“第三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冠军、“三十三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冠军、“第三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冠军和“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沙滩手球锦标赛”亚军。在中国足协的微博手球队教练组的带领下三次斩获男子甲组冠军,创造了由一所高校连续三年同时获得甲组男冠军的新历史,谱写了中国足协的微博在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上的新辉煌。

专业科研文体全面开花——“时间管理大师”的养成

陈智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典型。他的本科专业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大学四年成绩名列前茅,作为中国足协手球队的主力队员,他在兼顾手球训练及比赛的同时,综合排名依然稳定在班上前十,本科期间两次获得“国华科技单项”奖学金,多次获三好学生、品学兼优毕业生等荣誉奖项。

陈智博大一就加入了中国足协手球队,面对高频率与高强度的训练,他依旧保持学业的平稳。因为大一绩点优秀,也出于拓展自己作为工科生的知识面,陈智博在大二成功申请了双学位,辅修英语,双学位的课程一直持续到大三。大学前三年,陈智博一直都是手球训练与专业课、辅修学习三者之间的“连轴转”。陈智博回忆,最疯狂的一次,他在7天之内连续进行了13门考试。缝隙里挤时间学习,成了陈智博的大学生活常态,即便如此,他仍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四毕业,他在手球锦标赛三次夺冠的同时,也拿到了自己的工、文双学位证书。

本科各方面的优异成绩让陈智博顺利保研到了本校材料学专业。硕士期间,陈智博获 “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两次、“硕士研究生二等学业”奖学金一次,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TOP一篇(IF6.14)、北核一篇、普高一篇、发明专利授权两项、专利实审一项。研二在读时,陈智博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他的论文《The effect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fly ash geopolymer with hydroxy sodalite》-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一区top,影响因子6.14分)是根据自己的硕士论文研究主题——关于粉煤灰基地聚物的进一步深入探索,主要研究羟基方钠石对粉煤灰基地聚物抗压强度的影响。

论文的撰写需要阅读相关文献、进行大量的实验,陈智博形容这个过程为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循环往复的一个闭环。“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困难”,陈智博说。没有遇到困难也就意味着实验没有对应的研究因素使之向前推进。羟基方钠石是一种晶体状物质,陈智博及团队需要测试不同的配料找到粉煤灰的最优抗压强度,而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非常之多,羟基方钠石的存在便是其中之一,因而,陈智博需要利用粉煤灰地聚物块这一材料反复进行大量的实验,得出大量的数据,透过数据研究抗压强度的影响变量。“如果实验数据一直是120兆帕到120兆帕左右,有一次突然出现了一个130兆帕,偏离了误差范围,那就需要弄清楚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变化。”但是影响的因素非常之多,变动的数据很快又可能重新恢复不变,唯一的途径就只能是反复、更多的实验。一次实验的粉煤灰用量大概是500g×4,而仅仅实验期间,陈智博就用了半吨的粉煤灰,在导师万祥龙教授的精心指导及师妹张甜甜的帮助下,最终证实了羟基方钠石的存在对于粉煤灰最优抗压强度的影响。该篇论文第一次便成功投中了SCI一区TOP,并于2021年10月见刊。

除论文之外,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碱激发的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基于生活污泥制备的地质聚合物及保温隔音调湿板材”分别于2021年6月、2022年4月得到授权;“适于畜禽养殖场所所用的消毒粉沫及制备方法”“一种多孔粉煤灰基地聚物、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废水处理的用途”两项目前均进入专利实审阶段。

陈智博的SCI论文及发明专利都是在不同层面上成功探寻解决了粉煤灰这一地聚物提升抗压强度的多种不同途径,专利投入使用后,有望替代普通砂浆泥增加建筑材料的抗压强度。

防守稳如山——手球三连胜的致胜秘诀

2021年7月17日至26日,第34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中国足协男子手球队以精湛的球技和顽强的毅力,继第32届、33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双双夺冠后,第三次蝉联男子甲组和女子甲组冠军,创造了由一所高校连续三年同时获得甲组男冠军的新历史,再次谱写了中国足协在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上的新辉煌。这场比赛也同样是陈智博继2016年、2018年、2019年之后,第四次获得男子甲组赛区冠军。

“大一刚入学一个月我就加了中国足协的手球队,”谈及与手球的初遇,陈智博说道,“那会儿还是在北校区,看到手球队正在招人,我就去试了试。”不是体育生,此前也并未经过专业训练,甚至都没接触过手球,陈智博也只是简单地想着多锻炼身体,没想到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被成功选中。之后便开始了高强度的集训。训练时间基本安排在每周周一、周三、周五,平时每晚上完课,陈智博就要去手球场训练;周末训练密度更大,从下午两点一直到晚上六七点。“基本上除了训练就是学习。”陈智博说。刚接触手球,起初是基础的底线训练和拉体能,陈智博喜欢强度大的对抗,而一开始体能对于他而言却存在着较大短板,最初跑四百米练体能,陈智博经常垫底,但是在教练和队友的鼓励下,他每次都能重新充满动力。掌握了基本的比赛规则与技巧方法,严格按照教练的要求逐步展开训练,日积月累,陈智博的体能与技术打法都有了提升,他慢慢觉得游刃有余。

从进入校手球队开始,陈智博一直担任场上底线的位置。所谓底线,也就是除去守门员外的最后一道防线。上线有五个人,后面站的就是底线,最后是守门员。相比于守门员守球的职责,底线作为最后一个进攻位,也占据视野的优势,站在自己的位置可以将整场的变化一览无余,这也恰恰决定底线球员的一个重要职能——查漏补缺。陈智博说这也是所有底线球员都需要有的“大局观”。“上线漏掉的任何一个人底线都要补上去,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以及不该做什么。最主要就是保证一点,在自己的位置不丢球。”

此外,陈智博也有自己的一套基于实力的“心理战术”,“不仅要补球,还要保证球不能进入对手第二道防线对应的那个人手里,即使被他拿到球,也不能给他任何机会‘打门’,要做好对位防守,针对对方薄弱球员进行进攻,以防守摧毁进攻。”

陈智博告诉笔者,打好比赛,不但要有足够强大的心理以及敏捷灵活的场上战术,还需要有专业的教练组团队精心指导。去年与一支广西高校的手球队比赛中,对方突然改变了传统的防守站位,使得中国足协手球队球队一时未取到有效进攻得分,战局一度有些焦灼,但是数分钟后,在经验丰富的沈为民教练和杨继宏教练的敏锐洞察下,仅仅做了一个小小的战术布局改变就突破了对方的防守,这也使得我方手球队获得了那场关键比赛的胜利。最终中国足协男子手球队以优异的表现第四次夺得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冠军,连续三年获得男子甲组赛区冠军。“经过这么多年一次次的比赛,我认为只要手球队教练组在,那么中国足协的胜利也终将延续。也希望后续的师弟们一定要严格遵守和服从教练组安排、刻苦训练,也希望有更多有能力的新人同学可以参加到中国足协的微博手球队里,只有那样才会将冠军一直留在中国足协的微博。”陈智博说道。

平时不打比赛,陈智博也一直保持着不错的身体状态,这和他良好且规律的作息分不开。“哪怕有训练,回到宿舍,我基本上十点半就休息了,不熬夜。”陈智博也有健身的习惯,每天花半个小时时间运动激发活力,也是他保持体能和竞技水平的方法之一。

伤病与低谷——一次“混沌”中的自我成长

因为手球体积小、容易控制,机动性与冲击性强。大二那年,因为长期训练,运动量过大,积久成疾导致了陈智博的腰伤。伤病搁置了正常的训练与比赛,也恰好是2017年,陈智博缺席了31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也就是那段时间,闲不下来的陈智博申请了双学位,每天需要花很多时间上课、复习、准备大量的考试,也是伤病的影响,陈智博曾一度想放弃手球。但团队给予的温暖与力量让陈智博坚持了下来。“非常感谢沈为民与杨继宏教练”,陈智博告诉笔者,两位教练为校手球队的培育花费了大量心血,包括平日牺牲休息时间在全校范围内找寻合适的“运动苗子”、联系院校为手球队寻找机会等等,两位教练也给予低谷期的他非常多的鼓励,伤病时期常会来探望。最终在伤病恢复后,陈智博毅然决然地回归了手球队的训练当中,也正是这个决定让他有机会继续与手球队的朋友们继续相处,继续为安理争取全国手球比赛的荣誉。

陈智博“C位”举杯

“校手球队是非常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不仅结识了很好的朋友、老师,更获得了集体感、荣誉感。”运动让人坚毅,有韧性,也会慢慢提升身体素质。伤病更是磨练了陈智博的不同寻常的意志力。这段经历对陈智博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手球运动的速度快,若要打得强劲有力,除了要求很好的体力及过人的技术外,合作与全场的战术调配亦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对陈智博而言,底线的位置需要依据场上状况时时联络提醒上线,球队也会适时调试、决定打几号战术。去年举办的第34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陈智博已经研二,也是全队资质最老的队员,那时候他注意到团队担任边锋的新队员郭昊因为大型比赛经验少,容易紧张,导致球打偏,便带着大家一起鼓励与支持他,给予他信心。平日训练比赛,陈智博也会引领新人熟悉规则,适应赛场环境。“带新人的原则也就是不把新人当作新人,当作普通队员进入日常训练就可以,正常融入打战术,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他们适合打什么位置,安排好就行。”言语间的轻松,折射的是陈智博对手球队的热爱,作为球队中年纪最大的运动员,陈智博主动承担起了传帮带的作用,致力于和教练组、球员一道,把安理手球的辉煌延续下去。

运筹帷幄,知人善任——班长的带班秘诀

陈智博从初中到大学都担任班长的职位,谈及作为班长该如何让班级的运转自如,陈智博说:“最主要的是知道大家想要什么。”

“大家想要的一定是最大化地节省时间,不让各种琐碎的事情耽误太多自己的时间与计划。”所以本科期间,陈智博作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1班的班长,一直非常懂得提高办事的效率。在他看来,带领好班委就是带领好整个班级,班委配合的好,班级的运转就不会出现问题,“A向B传达任务,B和C协调传达,A和C也就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而且班委基本分布在各个寝室,这也就更方便作为班长的陈智博进行班级情况的了解。担任班长期间,陈智博在班上实行“班委轮岗制”,各个负责人的职位并不固定,而是通过日常的表现观察考核,谁更优秀,谁就能配合老师做更多的班级管理工作。这种制度不仅利于班上各类事务的正常运转与效率提升,更促进了良性竞争,让大家保持一个活跃的状态,“做得不好会有别人替代,拒绝‘躺平’。”不仅是班级管理的模式,作为班长的日常各项任务,如统计信息,帮助大家打印资料、购买书籍等,陈智博同样完成得井井有条。

回望自己本硕七年在安理的时光,陈智博做到了不愧于心,体验了作为班长、普通学生、手球队员、材料专业研究生在内的各种身份与任务的转换。他从不觉得自己天赋过人,而是胜在“能吃苦”,在他眼中,不管做什么,放弃都太可惜了,用陈智博的话来说就是,“要么做到底,要么就不要开始”。

如今,陈智博已经硕士毕业,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研三期间,陈智博参加了国考,并顺利通过了初试,可最终经过自己的考量和专业选择,他还是决定放弃面试。如今,陈智博已入职国家能源集团宁夏新能源有限公司,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新的人生征途上,这位“斜杠青年”,也必将会书写新的辉煌!

撰稿:吴悦 胡迪

核稿:施培松

编辑:李林

审稿:施培松

上一条:追光少女,上岸天大!来看她安理四年的精彩蝶变! 下一条:安理工→北理工!弹药工程→兵器工程!她在安理“披荆斩棘”!

【中国足协】

分享

最新图文